发布日期:2022-09-26
总经理肖英入选2012零售业十大创新人物+ 查看更多
总经理肖英入选2012零售业十大创新人物
+ 查看更多
发布日期:2013-03-01 13:48
由于国家宏观促内需,消费者需求日益增长,零售流通业在2012年的中国经济中位置显著。同时,零售业内竞争加剧,连锁规范、单店效益、企业人才等方面压力巨大,组织制度、文化建设效率远低于企业扩张,又逢电商行业冲击,社会消费模式也有变化。
2012年的行业进步与问题多集中在顾客体验、员工与顾客、企业与社会、企业与员工等方面。零售业是传统行业,但正如万达集团董事长所说“传统产业生命是最强的,否则商业不会存在2000多年,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去创新”,足见创新才是硬道理,有效创新促进企业发展与商业文明。
近日,联商网以创新事件影响、启发、推动行业为标准,精选“十大人物”。事件包括商业模式转变、企业家终极思考、企业营销、技术革新等不同方面,汇聚、弘扬零售创新力量!入选的“十大人物”包括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、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、顺电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费国强、胖东来商贸集团董事长于东来、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填、乐城股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卫、兴隆大家庭商业集团董事长李维龙、中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、副总经理,武汉中百百货董事长程军、北京SPAR北京商业经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肖英。
肖总创新语录:
我们是做超市出身的,薄利多销是超市的不二法则。做百货其实也一样,都是怎样为消费者带来实惠。
肖总获奖理由:
自2001年涉足百货业后,SPAR北京将其在超市业态上一直秉承的“薄利多销”的理念移植到了旗下的百货店,尽管在外界看来这种理念似乎有些过时,且与传统百货业高毛利的经营方式格格不入,但12年来,SPAR北京对消费者的这种承诺却从未动摇。
2012年,SPAR北京的销售额为22亿元,同比增长20%,利润增长13%左右。
经济整体下行、消费疲软、电商冲击,凡此种种,都使得2012年的中国百货业普遍不太景气。然而,SPAR北京购物中心,一个北京郊区的百货新秀,居然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取得了不俗的业绩,尤其是其增速居然成了北京百货业的排头兵。
不仅如此,SPAR北京在经历了2012年年末良乡店“40小时不打烊”创下三天近1.3亿销售额之后,一向稳健的SPAR北京逆势扩张,在北京城南落下了其第四家购物中心,在公益桥商圈与北京华联BHG、银泰百货贴身肉搏。该店是SPAR北京的第4家百货店,也是SPAR北京首次走出房山郊区,进入北京主城区。
随着2012年百货业销售、利润等多项指标的下滑,社区型百货成为很多企业的关注的重点。SPAR北京从郊区“反攻”城区核心商圈的逆袭看似是企业发展的扩张,其实也反映了是社区型百货的强大生命力,SPAR北京的逆袭似乎让业界看到了百货业的发展新亮点。
分享: